新人进实验室,为什么先刷瓶子?
大家还记得刚进实验室做的第yi件事是什么吗?当然是刷瓶子!而且刷了好久,一度怀疑我是不是来错地方了。
后来我总算明白了,原来刷瓶子就是实验室(拜码头)的考验(帖子)。有些同学刷着刷着就哭了,而有些人刷着刷着就跑了。实际上,刷瓶子也是有大学问的。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,当年作为一个菜鸟新人刷瓶子的心路历程吧~
1、新人进组
当年刚进组那阵子,老师可能觉得我一个新人什么都不会吧,真做起实验来反而是帮倒忙。于是,我开启了长达3个月的洗瓶生涯!
刚开始,实验室的试管、烧杯、进样小瓶这些都是我们来刷。
后来确定实验方向是水热和溶剂热合成。我们要刷的东西基本上就两个,一个是做前体的烧杯,一个是水热反应釜。虽然是个新人,但洗到什么程度心里多少有点谱。
一般来说,反应物混合均匀反应釜之后,烧杯用水冲泡+水煮,1个小时后取出。进酸缸(1:1的盐酸或硝酸),泡一夜之后取出来。用自来水冲洗几次,再用超纯水冲洗三次。进烘箱,80摄氏度1~2小时左右杯子基本可以烘干备用。
水热合成后的反应釜一般内壁都沾着秘制物质,我一般是将产物倒出来,水冲一冲就进酸缸泡了……不过时间久了要换酸。如果效果不好,可以1:1硝酸入馆,盖好盖子,进烘箱80摄氏度过夜。第二天用水冲洗,如果这样还不行,就用王水泡2小时。
泡酸缸要一晚上,洗瓶子要半天,烘干还要花费2小时。多么富有挑战性的工程啊!
2、洗瓶二三事
渐渐地,我把瓶子刷出了新高度,或许去饭店刷碗可能能把饭店老板刷破产的那种水平。
我们经常用金属钠干燥溶剂,可干燥后往往瓶底会有残留,时间长了就忘了。我有一次就是因为勤快,刷师兄用过的瓶子,里面基本没有东西,在水下就灌水,结果竟然着了起来,原来是有少量的金属钠!
可我一个朋友却不那么幸运了。他和师弟一起在水池边清洗容量瓶,师弟把刚浸过洗液的容量瓶直接放在水管下接了大量的水,还没有反应过来的功夫,容量瓶爆炸了,飞溅的液体和玻璃碎片直接飞到了朋友的脸和脖子上......
所以以大家不论是试验操作,还是后续的处理过程,都一定要加倍小心!
3、为什么要让新人刷瓶子?
首先,大家都懂的,新人就是干脏活儿累活儿的。
其次,新人在刷瓶子的时候可以慢慢熟悉设备,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做好铺垫。
当然,刷瓶子还可以训练观察力和耐心。确确实实存在这样的人:干活儿不用眼睛。这样的人亲手操作化学实验是很危险的,如果一直刷瓶子,一直都刷不干净,基本上也不具备做实验的素质。
当然,这些年我也看到了很多老师严格规定新人不是来给别人刷瓶的,新人进组要进行一系列基础实验技能的培训,培训完后就开始自己的独立课题。
4、终于不用手洗了!
毕业工作之后,渐渐淡忘了当年刷瓶子的种种烦恼。院里请了几年洗瓶阿姨,虽然有时洗不太干净,倒也省了不少事。后来人力成本越来越高,就直接采了台洗瓶机洗瓶子。
现在洗瓶子倒是省心,攒够了足够多的瓶子,塞到洗瓶机里去就可以了。机器会自动把瓶子洗干净,再用纯水润洗,烘干备用。洗瓶、除菌、烘干,一步到位。可以说,一台杜伯特洗瓶机=普通洗瓶机+消毒柜+储物柜,性价比很高!
私下里,我和同事也拿以前的手洗和现在的机洗作了比较——
1.密闭性
洗瓶机清洗:全封闭,无接触,确保清洗人员安全。
人工清洗:开放环境,身体接触,可能造成清洗人员身体损伤。
2.标准化
洗瓶机清洗:清洗过程标准化、自动化,保证洗涤质量。加清洗剂、干燥全自动完成,加快器皿周转。
人工清洗:较难实现标准化,过程管理难度大,无法保证洗涤质量。加清洗液、漂洗之后还要放入干燥箱中干燥,周转时间长。
3.温度控制
洗瓶机清洗:清洗温度高可达95℃,去污能力强。
人工清洗:水温一般在室温~40℃,去污能力较弱。
4.清洗时间
洗瓶机清洗:45分钟即可完成一次清洗。
人工清洗:清洗一次往往需要好几个小时。
5. 清洗量
洗瓶机清洗:清洗效率高,单次可清洗170个移液管或490个进样小瓶。
人工清洗:一次只能清洗1个器皿。
6. 安全性
洗瓶机清洗:不易损坏器皿,不接触残留物质、毒害物质,不会对清洗人员造成伤害。
人工清洗:残留物和破碎器皿可能对清洗人员造成一定伤害。
对和我一样的广大实验汪而言,兢兢业业披星戴月做实验不是事,毕竟有科研梦想支撑。但是做足10个小时实验后清洗一大堆各种瓶子就是个事了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,宝贵时间就在洗刷刷中耗掉了。
在对玻璃器皿标准化清洗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,器皿清洗方式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,很多实验室开始体验并且依赖上全自动玻璃器皿清洗设备。好了,不多说了,过柱子去了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