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洗反渗透膜你需要明白那些知识
点击次数:2181 更新时间:2022-01-14
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,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。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,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 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。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,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、胶体、微生物、有机物等。系统具有水质好、耗能低、无污染、工艺简单、操作简便等优点。
根据经验,如果反渗透装置每隔三个月或更长时间清洗一次。如果是1-3个月清洗一次,则需要改进运行工况,提高预处理效果。
1判断清洗的情况:
(1)标准化的淡水产量下降了10%以上。
(2)标准化的透盐率增加了10%以上。
(3)为了维持正常的淡水流量,经温度校准后给水与浓水间的压差增加了10%以上。
(4)内部装置有严重污染物和结垢物。
(5)RO装置长期停用前。
(6)RO装置例行维护。
判断是否对反渗透系统实施清洗前,还应综合考虑以下一些可能产生上述现象的其他原因:
☆ 操作压力下降(压力控制装置失灵和高压泵出现异常);
☆ 进水温度降低(加热器故障,或季节变化引起水温降低);
☆ 进水含盐量升高;
☆ 预处理异常;
☆ 膜损伤、串联膜元件中心管不对中、压力容器O型密封圈密封不严等原因导致浓水渗入淡水。
清洗流程
(1)反渗透清洗系统
一般由清洗泵、药剂配制箱、5-20um保安过滤器、加热器、相关管道阀门和控制仪表等组成。
(2)操作
清洗方式有静态浸泡和循环清洗等。静态浸泡用清洗液浸泡膜,时间视污染程度,大致为1-15h。循环清洗的一般步骤是:
1用泵将淡水从药剂配制箱送入压力容器中,并排放几分钟。
2在药剂配制箱中用淡水配制清洗液。
3用清洗液对压力容器循环清洗1h或达到预定时间。清洗流量可根据下表确定,当污染严重时,清洗流量可提高到表中树脂的150%。这时,清洗压降较大,一般控制不超过(0.10-0.14MPa)/根膜元件或0.4MPa/根膜组件。刚开始进药清洗时,可用表中流量值的50%将已加热的清洗液打入压力容器中,控制压力,以既能够克服进水到出水之间的压降又没有淡水流出为宜。为了避免清洗液被稀释,可打开浓水排放阀门,先排出系统积水后再进行清洗。对反渗透系统可分段进行清洗。清洗方向与运行方向相同,不允许反向清洗,否则可能引起膜卷凸出而损坏膜元件。
4循环清洗完成后,再用淡水将药剂配制箱洗干净。
5用淡水冲洗上述压力容器。
6冲洗结束后,在淡水排出阀打开状态下运行反渗透系统,直到淡水清洁、无泡沫或无清洗液,通常需要15-30min的时间。